1月19日,吉林省菌物學會成立大會在吉林農業大學隆重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李玉、李天來,中國菌物學會理事長郭良棟,吉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付帥,吉林省工信廳副廳長田志萍,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韓宇鴻,學校校長李啟云,吉林省植物病理學會會長、副校長孫文獻以及省直、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全國食藥用菌領域高校院所、行業組織、重點企業等代表,學校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副校長馬紅霞主持會議。郭良棟代表
中國人將一日三餐稱為“飯菜”,也就是菜和糧,但有類叫“菌菇”的蔬菜十分特殊。聯合國糧農組織在“糧食英雄”評選中將其視為“廣義的糧食”,并提出“一葷一素一菌菇”是21世紀人類最佳飲食結構。關于蘑菇益處的研究非常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近期一項涉及60萬人的大型研究又提出,食用蘑菇與較低的全因死亡風險相關。從古代“菜糧” 到現今第五大產業古人創造“菌”字時,或許認識到它的糧食屬性,將代表糧倉的“囷”放
野生蘑菇由于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作為一種天然食品一直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但是由于老百姓區分不清食用蘑菇和毒蘑菇,世界各地每年因誤采誤食毒蘑菇而導致中毒的事件屢見不鮮,誤食毒蘑菇而導致中毒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的全球性問題。2023年,蘑菇中毒躍升為我國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報告的首要原因。由吉林農業大學圖力古爾教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楊祝良研究員、湖南師范大學陳作紅教授、廣東省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873號,330 項農業行業標準自 2025 年 5 月 1 日起實施。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質標所(農業農村部食用菌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上海))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與風險評估研究團隊主持研制的《食用菌中蘑菇醇的測定 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位列其中。該標準由上海農科院聯合江蘇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科立特農產品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研制。蘑菇醇(1-辛
植物新品種權是指完成育種的單位和個人對其獲得授權的品種,享有排他的獨占權,具體包含控制權、使用權、轉讓權、追償權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植物新品種權與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一樣,同屬于知識產權的范疇。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頒布第863號公告,根據公告,“濟糯1號”等水稻、玉米、馬鈴薯、普通小麥、大豆、香菇、雙孢蘑菇、金針菇等65個植物屬種2416個品種,經審查,符合《植物新
1月6日,中國首個高山松露博物館落地昆明植物園扶荔宮。該博物館由“植物醫生”品牌建立,以高山松露為核心,是中國首個高山松露博物館,旨在以創新形式全面向公眾展現松露的獨特魅力與珍貴價值,為黑松露保護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時,也為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注入新活力。保護松露生態 提升公眾認知黑松露作為中西方都認可的文化符號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世紀的羅馬時期。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黑松露一直是歐洲貴族和皇室的
近期,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加工技術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Food Chemistry(一區TOP, IF: 8.5)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prospect of mushroom as an alterative protein: From acquisition routes to nutritional quality, biological activity, applicatio
2020年8月,該團隊在成都獅子山發現了一株粉色木耳,并將其帶回實驗室進行研究。2022年,這株粉色木耳成功馴化,被認定為國內首個粉色木耳新品種“粉耳1號”。研究人員以“粉耳1號”的子實體為材料,從其粗多糖中分離出酸性多糖YL-D2N2,并對其結構進行了預測。分析顯示,該多糖由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組成,進一步的抗氧化活性評估表明,YL-D2N2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具有靶向
版權所有 2021 江蘇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15476號
本網站所有產品的創意策劃及內容的審核發布均由江蘇星天下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全權負責。
本網站產品圖片或內容僅供參考,請以產品實物為準。